在民间有“饺子就酒,越喝越有”的说法,当然,也有说包子就酒,越喝越有的,很多人把它理解为吃包子喝酒的搭配方式~
对于有点生活常识的人会知道:吃包子的正常搭配是粥品或者是汤类,不仅是家庭就餐,就是街边的美食店铺也是这样。
我们从芙蓉街的一家叫“禾言己·蟹*包·生煎包的”旺铺了解到:食客们点了好吃的生煎与汤包之后,更多的是选择搭配鸭血粉丝汤或者其他汤品作为搭配。
“包子就酒,越喝越有”能流传至今说明包子和酒肯定存在一定的联系,那么究竟存在哪些内在联系呢?
我们知道:肉包或是海鲜类的包子在调馅料的时候会加入白酒(料酒)来去腥调味。其成品鲜香味美。
因此,我们说酒与包子搭配是食材的一种巧妙结合,这不但是中餐的做法,就是在万里之遥的英国伦敦:也有着包子与酒的搭配组合:
记得那还是年,在伦敦繁华的SOHO区,出现一间名为「品屋」(BunHouse)的街角小店成了网红打卡店。
据了解,这家店的老板ZH女士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十分清楚“蒸包”是广东人喝早茶的必备美食,可是在伦敦唐人街出售的中式包子,很多都是在工厂统一制作的冷冻品,又或是在米其林星级餐厅以昂贵的价格出售。
于是乎她与丈夫坚持每天用优质新鲜的原料、传统的手工艺来制作,并让更多伦敦人能品尝其真正的风味。
每日出售新鲜手工制作的叉烧包、孜然羊腩包,香辣海鲜包、韭菜杂菇包等多款粤式蒸包。包子蒸熟后,就会直接放在店内出售。
随着「品屋」的食物越来越受欢迎,ZHe与丈夫AlexPeffly就在「品屋」的负一层,打造了走港式怀旧路线的「品屋茶馆」。
尽管这里的名字是「品屋茶馆」,但从装修和产品看它更像一家酒吧,会提供各种由中国酒和食物特调的鸡尾酒。
为了研发出具备中国特色的鸡尾酒,AlexPeffly与调酒师一起合作,充分利用不同的中国烈酒,将茅台、汾酒、人参酒与中国特色中药材,如枸杞、菊花、山楂等结合。
像甘草、人参酒和汾酒混合的鸡尾酒;还有陈皮米酒、香菜青瓜鸡尾酒等等,其每一款搭配都十分符合年轻人的养生理念。与包子搭配,别是一番风味~不但中国人喜爱,老外也表示很赞~
怎么样?是不是很想去伦敦打卡看看?
其实大可不必,咱中国大山东物华天宝,啥美食还满足不了吃货的味蕾?再说了,第界糖酒会马上就要在济南举行了,会喝的,想喝的,可以喝个够,会须一饮三杯嘛。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饮酒也需要的适量,山东是鲁菜的起源地,济南又是山东省的省会,参展之后可以去济南的风景区旅旅游,去宽厚里打卡一下美味,这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