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消退,港澳游渐升温。对于大多数内地人来说,香港是最接近西方的中国领土,这种接近主要体现在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的接近。香港有许多值得一看景点,但与内地的名山大川相比,更偏重于人文景观,同时香港还被称为美食和购物的天堂。
我去过几次香港,虽然持有自由行的通行证,但感觉人地生疏,跟团游安全系数高一些,所以前两次是跟团游,那时还没发生修例风波,大环境还算和谐。第一次去报的是元的定制旅行团,除了游览还包括考察一处在售楼盘,第二次去是报的元的低价旅行团,报低价团的目的是如果中途脱团改为自由行损失不大。总结一下有如下几点异同:
1、在游览太平山时,高价团的汽车开到太平山顶,站在观景台,你可以远眺维港景色,而低价团的车只开到太平山腰,你只能看到附近绿树葱葱。
太平山观景台2、高价团的导游是个40多岁的中年妇女,一路上口若悬河大讲八卦故事:“看!那幢别墅是*王何鸿燊二太太的,那边是三太太的。*浅水湾的工作室门口的巨型轮胎是有说法的,龙困浅水,所以要给个泳圈。看!那幢大楼,张国荣就是从那跳下来的”。而低价团的导游是一位东北大叔,几乎全程缄默无语,估计他也没来多久,想八卦也八卦不出来。
3、高价团被导游带到一家珠宝首饰店,但没有强制购物,低价团被导游带到同一家珠宝首饰店,但你不购物就别想出门,因为他已经提前把你的通行证收走了,我花元买了个钻戒,回来估价也就值元。这就诠释了便宜就是当这句老话的深刻内涵。
4、在住宿方面,高价团和低价团都会安排观塘区的酒店,相比旺角的酒店,这里的费用低一些。他们会以办理住宿为名收走你的通行证,直到带你去购物买了东西才会还给你。
观塘酒店5、不管是高价团还是低价团,中午都会被带到一些很像单位食堂的地方用餐,卫生状况和饭菜的味道免谈。不爱吃自己到别处下馆子去,所谓的港味美食只有在自由行时才能享用。
6、在车上导游都会兜售一些工艺品,比如紫荆花摆件,*场的仿真贿币纪念品,唯一有用的是伏电压转换插头。
7、高价团景点包括太平山观景、海洋公园、浅水湾、星光大道、紫荆花广场、夜游维港和海港城。低价团没有海港城,但多了一个*大仙祠。估计人家觉得这帮人应该不是什么有钱人,去海港城也消费不起,还是去烧烧香拜拜佛吧。
浅水湾夜游维港香港人对内地人似乎有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可内地人对此却感觉莫名其妙,不管是在屈臣氏买袋牙膏,还是在街边小店吃份叉烧,这种被嫌弃的感觉如影随形。参观海洋公园时,内地人站成一路纵队,绵延一百米,而英美人则无需排队,维持秩序的大妈还点头哈腰的为其引路,但一转身就对内地人大叫:“你们站成一排直队,不要像蛇一样!”
海洋公园这种优越感甚至不是物质上的优越感而是文明上的优越感。内地小孩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地铁里吃东西,大声喧哗等,但我感觉这只是表面的,似乎还有一些深层原因。比如你家来了一个乡下穷亲戚,你会慷慨热情接待一番,看着穷亲戚羡慕的眼神,心里得到满足。可如果有一天这个穷亲戚发达了,开了一辆百万的路虎来你家,你还想保持优越感怎么办呢?总得挑点毛病:路虎是什么车,印度塔塔,装修老板标配,后挡风还摆一堆毛绒玩具,妥妥的小市民品位,去麦当劳要一大堆东西,看我只要一杯冰水。意思就是:我没你有钱但我比你文明,见多识广,再加上别有用心的洗脑,所以香港底层人对内地客尤其反感。香港人对西方除了价值观认同,文化认同,生活方式认同之外,甚至还有情感认同,这一点也好理解,一个幼年被抢走的孩子,时隔多年再回家,对亲生父母反而没什么感情,至于他当初是怎么被抢走的,他没记忆了。
飞翼船从尖沙咀坐飞翼船抵达澳门后,我就脱团改自由行了,提前预定的氹仔丽景湾酒店。澳门的景点除了大三巴、妈祖庙,最多的当然是*场,像新老葡京、永利、米高梅、新濠锋,最大的就是威尼斯人。澳门人对内地人的态度比香港人要好一些,在路边看到一幅巨大的广告牌,图案是几个拖着旅行箱的人在赶路,上面一行大字:禁止歧视内地人!如果把旅行箱换成大包袱,就是一幅逃难图。
威尼斯人晚上从新葡京出来,步行穿过嘉乐庇总督大桥回氹仔,望着桥下黝黑的零丁洋,用诗来形容一下此时的心情: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收地又能收心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