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广式点心界的一代宗师上了舌尖3,

白癜风擦什么药最好 http://m.39.net/disease/a_6160465.html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昨晚播出的最新一集《酥》

这一集里最后出现的

广式点心泰斗陈勋

给全国网友留下极深印象

听到93岁的勋叔

在岭南茶楼里,讲起亲切的粤语

瞬间有些感动

05:46

“食在广州”名满天下,

最能代表广州美食的

莫过于饮茶文化和点心。

陈勋:

“正所谓食在广州,

一盅两件为代表的点心不仅是美食,

还体现了广州独有的‘饮茶’文化。”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并举,南北结合」

广东点心大师陈勋先生

用粤语有气势地道出广式点心之精髓

这洋洋洒洒十六字

勋叔用了一生的事业去践行

将粤式点心发扬光大

陈勋

业内人尊称的“勋叔”

众所周知,谈及粤点,

“西有罗坤,北有陈勋”

几乎已成了饮食圈中的神话。

年,陈勋14岁,

为养家糊口而进入酒楼当学徒,

师从当时知名点心师傅崔强;

20多岁,他就当上点心部主管,

连叶剑英也品尝过他制作的点心;

解放后,陈勋先后在

大三元饭店和北园酒家

任点心主管。

六国饭店的点心纸。

当年陈勋执掌鼎鼎有名的六国饭店点心部,

每周都要出品“星期美点”。

“星期美点”周周都要有变化。

当时的点心季节性特别强,

春天喜以笋为点心主题,

夏天盛行用夜香花入点心。 

用材大胆,纯手工制作,名字典雅。

▲赤绳欣系足。

赤绳为蛋花,所系之足就是抽取骨头的鸭掌。

▲中间的为“脱衣换锦袍”。

香蕉脱去皮衣,是为脱衣;

内芯去掉填以豆沙,是为换锦袍。

一口一惊喜,要在入口一刻才能体会。

▲陈勋在北园酒家

叉烧包、虾饺、烧卖、蛋挞

号称广式点心的“四大天王”

几乎是广州所有茶楼都会出品的点心

其实“四大天王”这种说法

就是勋叔提出来的

勋叔私下常说

“要凭着良心做事”

做人如是,做广式点心更是

自13岁入行

他最开始学的点心就是叉烧包

粤式点心中他最拿手的也是叉烧包

因为好吃,上世纪四十年代

曾经创下一天卖出多笼的记录

▲陈勋在北园酒家

昨晚的《舌尖3》中

勋叔和徒弟们展示了古法制叉烧包的过程

从加温、爆口、馅的色泽、是否有褶子等

步步都是学问

勋叔以几十年的经验向徒弟亲授厨艺

最简单的叉烧包

平凡而又不平凡

旧时点心如此出众,

今日粤点是否倒退?

勋叔响亮而坚定地回答,

现在的粤点从味道上比以前更丰富,

可用的酱汁大大增加,

食材也无须受限于季节,

原材料丰富和创意层出

都给粤点注入新鲜血液。

勋叔坦言,

做了这么多年点心,最大的心得: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中西并举,南北结合。

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让消费者认可的才是成功的

兢兢业业在点心业八十载

勋叔正是如此应时代变化

创作出新的点心品种,

将旧时味道发扬光大

成为广州美食的见证者

舌尖上的感动,于味

数十载的坚守,于心

这个时代太快了

但在勋叔身上,我们看到的是

对传统手艺坚守

执着,坚定

而我们坚信

有勋叔这样的泰斗匠人

广式点心依旧不断传承与创新

有朝一日

广式点心,

终将成为世界的点心

支持的请点

来源:广州日报、广东最生活(gdzsh)已获授权转载

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jk.com/afhhy/480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