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中午茶”是珠江三角洲一带的一种社交饮食习惯,在悠闲的时候,三五知己或亲朋好友到茶楼泡上一壶茶,点上几样茶点,边吃边聊,这就是“饮中午茶”。它实际上是广东“早茶”的一种延续。茶点品种与“早茶”一样,且这时候还开饭市,可以点菜吃饭。
“饮茶”是南方人的社交饮食习俗,不仅广东,且江苏扬州和泰州地区也有去酒楼或茶楼吃早茶的习俗。
广州最早的茶居叫做“二厘馆”,多开在街边巷口,简陋竹木搭棚,一只小炉,几张木桌、十几条木凳,就开张了,供应糕点,这就是一个为客人提供歇脚叙谈,吃点东西的地方,顾客群体都是劳苦大众。
民谣有唱:“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冇花假。”发展到后来,这样的场所就逐渐专业起来,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场面也越来越豪华,并最终促成了广州人的早茶习俗。
“饮早茶”的茶点包括茶和点心
茶
茶叶多以红茶为主,还有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等,也有少数人饮用绿茶。
红茶因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受许多人喜爱。也有人喜喝菊普,就是在普洱茶中加上菊花,清凉祛火。
点心
最常见的是各种包子,如海鲜包、叉烧包、奶黄包、莲茸包、豆沙包等等;
而其中的叉烧包最受大众欢迎,广式叉烧包是用白糖、面粉等拌成的发面做皮,蜜汁叉烧做馅,成品盛于小蒸笼内,带笑口,口感松软香甜,是广东老牌名点,各地大小酒楼、茶楼四时供应,故有“镇山宝”之称。
干蒸
此外,还有烧卖,其烹饪方式为干蒸,因此,粤语将这类茶点简称为干蒸,其品种已经不完全是原来的烧卖了。它的做法简单——用不发酵的面粉擀成薄皮或其它材料做的皮,包上馅,顶上捏成折儿,然后蒸熟。馅不同,从而做成了各种不同口味的干蒸烧卖。
香菇鲜肉干蒸
鲜虾干蒸
腐皮干蒸
......
全国很多地方都有制作烧卖的饮食习惯。
烧卖的由来
据传,烧卖一词有多种说法。
其一、早年的烧卖都是在茶楼出售,食客一边喝着浓浓的砖茶或各种小叶茶,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烧卖,故烧卖又称为“捎卖”,意为“捎带着卖”。
其二、烧卖最初叫“撮子包”,因感觉该名不雅,又观其边像快熟的麦穗,遂改名为烧麦。
现今烧卖已成为了美味可口的主食。
其它的广式茶点还有
虎皮凤爪
豉汁排骨
胡椒猪肚
萝卜牛腩
还有肠粉、糯米鸡、蛋挞、椰丝球、豆沙酥;鱼生粥、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煎饺、咸水饺、炸春卷......
饮茶的礼仪
倒茶须从别人开始,最后才是自己;
别人给自己倒茶时,需以右手食指与中指微屈,叩击桌面表示谢意。
另外,酒楼有专门的服务员推着盛满各种茶点的小车在大厅里转悠,当小车到了跟前,你可以把它叫停,选取自己心仪的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