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痛心97岁泰斗离世他创造的这些粤式

年3月28日

粤点泰斗陈勋师傅

在广州逝世,享年97岁

在广州点心界

一直流传着“西有罗坤,北有陈勋”

的褒奖之词,他更是被业内推为

“粤点泰斗”、“一代宗师”

他是粤点“四大天王”的提出者

经历了餐饮业的跌宕起伏

是广州粤点将近一个世纪发展的见证者

为当代粤点革新的核心人物之一

陈勋见证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代变迁,也见证了粤式点心80余年的发展与沉浮;在大半个世纪前,他已是名振大江南北的粤菜点心大师。

他将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归结为粤式点心的“四大天王”,并应时代变化创作出新的点心品种,将旧时味道发扬光大,成为广州美食的见证者。

陈勋的一生,全奉献给粤式点心。他曾任广东、广州地区烹饪协会粤点技术顾问,在年就被评选为全国、广东省人大代表、先进工作者。

他,撑起了广式点心的半边天

陈勋

出生于年

于年入行做学徒

从13岁到97岁

至今做了84年的点心

他一生的心血都在广式点心上

他的技艺很多师傅还在延用

行内人都亲切而尊敬地称呼他为“勋叔”

人生的况味,有谁比他更清楚?

叉烧包、虾饺、干蒸、蛋挞

号称广式点心的“四大天王”

几乎是广州所有茶楼都会出品的点心

其实“四大天王”这种说法

就是勋叔提出来的

勋叔私下常说

“要凭着良心做事”

做人如是,做广式点心更是

自13岁入行

他最开始学的点心就是叉烧包

粤式点心中他最拿手的也是叉烧包

因为好吃,上世纪四十年代

曾经创下一天卖出多笼的记录

▲陈勋在北园酒家

勋叔开始执掌六国饭店点心部

大名鼎鼎的“玉液叉烧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并作为特定食品长期供应

这是勋叔的改良之作

年,勋叔曾在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中亮相

给全国网友留下极深的印象

勋叔和徒弟们展示了古法制叉烧包的过程

从加温、爆口、馅的色泽、是否有褶子等

步步都是学问

勋叔以几十年的经验向徒弟亲授厨艺

最简单的叉烧包

平凡而又不平凡

纪录片里特写勋叔手的那一个镜头

苍老的手满是皱纹

拇指关节高高突起,已经变形了

这是几十年如一日揉面的结果

勋叔坦言

做了这么多年点心,最大的心得: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中西并举,南北结合

既有传统,又有创新

让消费者认可的才是成功的

兢兢业业在点心业八十载

勋叔正是如此应时代变化

创作出新的点心品种

将旧时味道发扬光大

成为广州美食的见证者

还年轻的时候

勋叔每星期可以推出最少10款点心

包括五咸五甜,有时甚至是八咸八甜

品种有蒸、焗、炸、煮、炒等等

可谓冠绝全城

▲勋叔入行不久后做的点心清单

炸面肠糯米卷糯米包

都是他的“发明”

陈勋创作了许多轰动一时的点心:

奶皮猪油包、网花糯米鸡、冰肉蛋糕等

其中有几种他首创的点心

甚至一直延续至今

成为了大小茶楼必备的经典点心

当中最有名的,当属经典名点

“炸面肠”、“糯米包”、“糯米卷”

20世纪50年代,大众对点心的需求是“成本低,还要吃得饱”。油条、肠粉、糯米等都是饱腹之物,勋叔由此入手想点子。

用白面皮卷糯米,切件成棋状,做成糯米卷;或者以豉油捞糯米作为大包的馅料,一个包就有一两半重;用肠粉皮包裹油条,做出“炸面肠”。

当时,粮食类的食材较多,于是勋叔充分利用粮食来制作点心。比如在面粉中加入番薯,既可做成点心皮,也可做成点心馅,统称番薯制品;土豆也搭配进包点中,令面包口感松软;米浆也可加入面粉中,做成米制点心。

87岁重出江湖

亲自传授点心技艺

退休之后,陈勋作为点心界泰斗

依旧会有许多机构或是酒店邀请其出山

为点心制作指点迷津

在走访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

与后辈接触的过程中

他的人生态度,感动了许多人

年,为了传承已近乎失传的旧式粤点,是年87岁的陈勋接受白天鹅宾馆的邀请,再度出山亲传点心技艺。而在“粤点泰斗陈勋怀旧点心品鉴”为期将近4个月的准备时间里,陈勋来往白天鹅的次数不下三四十次。

▲年,白天鹅宾馆“粤点泰斗陈勋怀旧点心品鉴”

但是他竟然极力拒绝了白天鹅宾馆的一个合理要求——专车接送。陈勋选择了自己乘坐公交车到白天鹅,然后指导完毕后,又自己乘车回去。他友人都说,陈勋受邀参加各式大小型活动,很少会接受专车接送,他宁愿自己乘公交车,这样就“不会给大家添麻烦”。

陈勋的为人就是这么耿直,对后辈完全不会有“老前辈”的架子。曾经有一位业内的点心大师傅来向他请教,问道可不可以把“师承陈勋大师”这件事往外说。

陈勋就爽朗地对他说:“可以,怎么不可以。认我就是师傅,不认就是尿壶,都随你。”

言下之意就是,陈勋并不认为自己是“绝对权威”的大师,因为他一再强调,自己的成名离不开时代背景,他只是一个时代的过客。所以只要你觉得他身上有值得学的地方,那么你可以当他是老师;如果是不值得,那么你当他是个糟老头,也绝没问题。

陈勋还说过,自己早已是过了古稀之人,他有自己所处的年龄段所应有的一些思维,所以很多事情的看法已经不再适合年轻人了。

他常常告诉别人,其座右铭是“知足者贫亦乐,不知足者富亦忧”,安享晚年是他最得意乐意的事,不过他常会转念一想,就会告诫那些年轻人:“你们可千万别‘知足’,要勇敢地去拼搏。”

任何出品,都是消费者说了算

粤点的发展潮流

不存在“新旧结合”

是时代的消费者说了算

年,陈勋曾采访表示

时代可以造就一个神话

也可以颠覆再来

新旧结合是一个美好愿望

但他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点心说到底也是一种商品,它是为适应消费而生的,换言之如果消费者不接受,那么它最终会被淘汰。

很简单的例子是,旧时的猪油包、花肉卷等点心,它们的出现与红火,是因为当时的人需要吃油腻的食物。而时至今日,肥腻却成为很多人的“眼中钉”,所以它们注定要退出时代的舞台。我们如果用“新旧结合”的思维来讲,旧时的猪油,怎么结合法,都是与新时代接不上轨道的。

也因此,他很少批评那些创新的点心,甚至是那些在他眼中是“乱来”的点心,他也不会一票否决。

因为它既然受到当代消费者的接受,自然是有它存在的道理,因为它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宠儿,而或许在十数年后,它又会被淘汰。所以,新和旧是不可结合的,它们只能重合在某个时期,而最终会被新新事物所替代。

舌尖上的感动,于味

数十载的坚守,于心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中西并举,南北结合。”

这十六字

勋叔用了一生去践行

将粤式点心发扬光大

也正是因为勋叔

和其他像勋叔一样的粤点匠人们

粤式点心才成为了世界的点心

陈勋大师叱咤粤菜界、粤点界80余年

如果说谁是“食在广州”的最佳见证人

相信他必定众望所归!

愿大师一路走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jk.com/afhzp/921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510592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