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邱礼涛身残志坚的R片宗师,

上映5天票房超4亿,豆瓣8.0。

《拆弹专家2》成为年度 港片已经没有悬念。

港片在内地的票房天花板是去年的《扫*2》,12亿。

能否打破《扫*2》的票房纪录,对于《拆弹专家2》来说,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身为监制、主演的刘德华自然是头号功臣。

拍《拆弹专家》 部的时候,导演邱礼涛曾说过“没有华仔,不成事。”

反过来说,香港电影如果没有邱礼涛,同样少了很多色彩。

01愤怒的邱礼涛

愤怒需要宣泄,爆炸就是 的方式。

《拆弹专家》 部专门斥资1亿港元打造红磡隧道,然后亲自炸毁它。

随着爆炸一起灰飞烟灭的,还有牵错线的刘德华。

邱礼涛的电影里,从来没有开挂的英雄。

到了《拆弹专家2》,邱礼涛的愤怒值还在升级。

赤鱲角机场、青马大桥挨个被炸,连刘德华饰演的潘乘风都被设计成一个随时会爆的“炸弹”。

出事之前,他是 的拆弹专家。

断了条腿后,他的脾气一点就着。

他愤怒女友用病人的眼光看待自己,他愤怒女友质疑他的专业能力。

甚至立下flag:“是不是要我亲自制造一个炸弹然后拆掉它你才相信(大意)”。

结果一语成谶。

谜底揭开,潘乘风真的计划用炸弹炸毁这个对他“不公”的世界。

愤怒的潘乘风,折射出一个被集体反复利用然后又被抛弃的个体。

邱礼涛借潘乘风的口,说出了“病的是这个社会”。

从而完成了对制度和时代环境的控诉。

当下这个环境,人们并不关心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媒体只给公众看他们想给你看的。

人们只想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隔壁林超贤用主旋律包装出一个个“没有感情”的救援机器;

邱礼涛则醉心于塑造一个个需要自我救赎的反英雄人物。

02社会学家邱礼涛

59岁仍然愤怒的邱礼涛,或许是因为他的另一个爱好:

摇滚。

他曾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音乐和电影对我来说是双线并行的,只不过后来选择电影成为了职业和工作,音乐虽然不是工作,但是一样喜欢。

摇滚对邱礼涛来说,不仅是态度,更是一种精神。

处女作《靓妹正传》,他找来Beyond客串。

年在红磡体育场举办了一场“摇滚中国乐势力”音乐会。

嘉宾有来自北京当时的“魔岩三杰”窦唯、张楚、何勇,以及红极一时的唐朝乐队。

这场音乐会被称为是“中国内地的摇滚文化对港台流行文化的一次强烈冲击”。

而这场音乐会的幕后纪录片导演,正是邱礼涛。

邱礼涛从摇滚身上感受到那种不断向上的、绝处逢生的呐喊与反叛,旺盛的爆发力和冲击力。

他将此当作指引自己的信条。

由于小时候患有小儿麻痹,虽然后来治好了病,但也让邱礼涛落下了长短脚的毛病。

这成为了他起初从事电影工作的一大阻力。

去亚视实习,结果第二天就被告知不用来了。

幸好他处于香港电影的*金时代,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

随后他被邵氏导演*泰来收为徒弟,担任多部电影的摄影师。

他担任摄影期间,在电影《法内情》和《爱人同志》中,就已经和刘德华有过合作。

邱礼涛和刘德华同岁,那一年两人正好30。

两人大概没想过,几十年后会成为新一代港片的 组合。

华仔是公认的劳模,只要有戏拍几乎可以不用睡觉。

邱礼涛则是“快靓正”,在他字典里,没有“N年磨一剑”的说法。

只要剧本或者演员到位就可以开拍,很多细节都是边拍边加。

快到什么程度?

14天拍《爱情梦幻号》;

21天拍《原谅他77次》;

周星驰的《新喜剧 》,能够顺利空降去年贺岁档,全因为找了邱礼涛当执行导演,结果一个月就拍完了。

*曾被问过每天这么多工作累不累,他回复“没有工作才是最累”。

邱礼涛 产的时候一年有四部电影同时上映。

他从来没觉得拍电影是件很累的事,因为他实在太爱拍电影了,恨不得天天泡在片场。

而且他还不挑类型,什么都拍。

真正让影迷将他推上R片宗师位置的,离不开《叉烧包》和《病*》两部邪典电影。

《叉烧包》上映后,香港戏院午夜场座无虚席,导致那一年的叉烧包成了滞销品。

邱礼涛仿佛将他个人对社会所有的不满全部放在了这部电影里。

没有法理和公义,只有暴力和仇恨。

别的导演总是想方设法取悦观众,而邱礼涛则反其道而行之,他用令人生理不适的画面,让残暴和血腥暴露无遗,直逼观众反思人性。

他是投资人眼中性价比 的导演。

给多少钱,干多少活,而且成品大多数还不差,至少是不会让老板亏钱那种。

但如果因此将他和王晶划上等号又有失偏颇。

王晶是完全将电影当成商品。

《追龙》票房大卖之后,他紧接着捣鼓出一部蹭热度的《大嫂》。

邱礼涛则始终有他所坚持的“诗与远方”:

如果有投资方愿意投社会题材的电影,我会非常高兴,并且我会选择把《拆弹专家2》推后一点。警匪片今年不拍明年还能拍,但有关社会题材的电影,今年有机会不拍的话可能明年就没有了。

《等候董建华发落》因为题材内容是控诉上面不作为,批判法律的漏洞导致没有人肯投资。

邱礼涛为此奔走了两年, 是向华强出资万,电影才得以顺利完成拍摄。

这部电影分别被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选为年度推荐电影和香港影评人协会选为年十大华语片。

《X工作者十日谈》《雏J》看似以卖肉为噱头,实则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jk.com/afhzz/470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