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增城烧腊

.08vol.20

增城对于增城的街坊来说每个人的童年回忆都是不同却又相同是有着蹦蹦床和机动游戏的凤凰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的弹玻珠又或许是用粉笔画出来的跳飞机唯独它,贯穿了我们整个童年也真真切切的被我们喜欢过却从未被人只字提起“它就是——增城斩料。”斩料是我们现在去茶餐厅点的叉烧排骨吗我觉得意义不一样那是小时候每到饭点最期待的存在每天爸爸下班,总会期待他带回来一盒斩料而有它的饭桌,总会忍不住多添一碗饭可能现在的00后无法理解以前爸爸妈妈的一句“走,我们落街斩料加菜。”是有多么的让人兴奋。可惜,现在的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再加之越来越多的网红店出现这些看起来不太华丽的烧腊店逐渐被人们冷落、遗忘....

被遗忘的“斩料”

每天路过的烧腊店,我却从来没吃过。

家住富鹏老城区的我,由于附近修路,不想开车出去吃饭也不想叫外卖。打算到楼下觅食,才恍然发现,在我家楼下十几年的斩料店,我毕业后就再也没吃过了!

人总是会这样,以前梦寐以求的事物,总会随着时间逐渐遗忘。

这家我早已不光顾的深记烧腊,不知不觉已经开了12年,它曾是多少增城人心中的童年回忆啊。

这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多人,但来这的客人,已经很少能看到年轻一代的身影了。

或许只有父母那一辈还在耿耿于怀,我们这一代已经将这些陈旧的事物抛在身后。

说不上深记烧腊对我有什么难忘的回忆,只是每次想起小时候,都会记得最喜欢拉着妈妈的手来到这里买我最喜欢的叉烧。

或是每逢佳节、或是有亲友拜访、或是考试取得好成绩,深记都成为了一种特别的奖励,见证了我大半个青春。”

叉烧饭、烧鹅腿、葱油鸡...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陌生。

它曾经的样子,你还记得吗?

走进深记烧腊,这里还是与我回忆上无差。90年代的桌子、红色胶凳、熟悉的老板翘着二郎腿在收钱、阿姨脸上依旧挂着亲切的笑容。

橱窗上还是挂着一排排彤红透亮的蜜汁叉烧、皮脆油亮的烧鸭烧鹅还有白净的白切鸡,鸡鸭鹅整整齐齐的吊着,看着极其诱人,可谓色香俱全。

透着玻璃,可以看到师傅在斩料,只见师傅手起刀落,非常娴熟地把一只只鸡鹅鸭斩开一旧旧,将叉烧斩开一片片。

“这一切一切都是童年的味道。”

因为与其他客人对比起来比较年轻的原因吸引了老板的注意,老板叼着支烟,跟我们闲聊了起来。

他说:“现在很少年轻人会到店吃烧腊了,觉得烧腊腻,环境不好,要不叫外卖,要不都不吃,没想到你们还吃的津津有味。”

确实,现在越来越多人都选择去外面的网红店吃,环境好又能拍照打卡,哪有人会穿得漂漂亮亮来这些地方吃。

因为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再加上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吃外卖,老板还另辟蹊径送起外卖来。

一辆电动车,一个箱子,撑起了这家店的半边天。

他撑着的不仅是这家店,更多的是一份回忆。

“以后,或许无人继承”

“开业简单,守业难。”

老板说:“开烧味铺真的不容易,干这行成本高,回报慢。从开业到现在,中间遇到的困难比一本本子还要厚。”

当初一开业,知道的人不多,又没钱请工人,每天早上3、4点起床,一家人烧鸡鹅鸭、叉烧,就连调味酱,都是自己亲手调制。

“这一个过程心酸绝非大家轻易能想象到的。”

后来,因为用心去经营,深受一大群街坊喜爱。但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就在这时候,收到铺主的通知要加租。

这对于一个生意刚刚有一点起色的店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可一想到,这么多街坊喜欢自己的烧味,如果搬走会很多老街坊都会吃不到,这一份满足感又让老板坚持了下来。

“年轻一代都嫌辛苦,又怕脏。”

当我们问到老板有没有想过把这一门手艺传承给孩子的时候,老板说“每天凌晨就要起来准备,一年天,就要烧足天,一天不烧,一天就要关门,年轻一代哪里受得了。”

在年轻人看来,这些曾经为一代又一代的人倍感珍惜、津津乐道的 品牌,早已不值得他们趋之若鹜。

而老板有两个小孩子,小的还在读书,大的已经出来工作了。有好几次老板也试过叫他回来帮忙,可他都说烧味铺又多油烟,又脏,又辛苦,情愿出去打工。

“确实,要经营好一间好的烧味店,并不是普通人看的这么简单。”

而烧味这么一门传统手艺,也会渐渐的减少,甚至渐渐的消失。

没有奢华的装修,没有营销的手段,“深记烧腊”凭着真材实料和执着坚守一直至今。

还是回忆中的那种味道

坐下来后,啊姨还是亲切的一句:“靓仔,吃d咪。”

“一份烧鹅饭、一份叉烧饭,加多两个烧鹅腿”。但遗憾的是烧鹅腿卖光了,我们只好换成白切鸡腿以及烧鸡翅。

半肥半瘦的叉烧肥瘦各半,叉烧蜜汁味浓厚,咀嚼起来鲜嫩流汁。

皮脆油亮的烧鹅,肉质嫩滑十分入味,独特的柴火味香慢慢在口腔里散发出来。

配上蜜汁的烧鹅汁、酸梅汁,咸香又解腻。

再加上例牌老火靓汤,仿佛回到小时候在家里吃饭的感觉。

看见桌上的饭,不禁想起小时候,妈妈总是会把肥的那一部分咬掉,将瘦的那一部分都放在我的碗里。

那时候还天真的以为妈妈喜欢吃肥肉,长大后才明白,她只是想把 的东西留给我们。

如今,斩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桌上一道再普通不过的菜,但在我心目中,却是一份幸福感与一份妈妈的爱。

其实,也谈不上说喜欢吃“斩料”。但每每看见桌上有“斩料”都会特别的开心。

“或是一种习惯,也或是一种情怀。”

后记,一些感触的话:

长大后,随着市面上的商品选择越来越多

我们再也不会因为吃一个鸡腿而满足

也不会因为“落街斩料”而感到兴奋

随着现在的肉价物价慢慢上涨

再加之各种网红店的越来越盛行

斩料变得越来越难、越来越被忽视

旺铺招租莲园烧腊来源:增城那些事

因为没有市场

很多熟悉的 经营不下去,导致停业

而他们结果也只能退出这个舞台...

///

这不是一则广告,但如果街坊们也喜欢吃深记烧味,那就在“魅力增城”后台,回复“深记烧腊”为你奉上地址吧。

点1个为小编涨1元工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cangjk.com/afhpz/230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5